废弃小学变身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结出文旅游硕果
在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新沟村,一座由废弃小学改造而成的田园综合体——一田美园,正以“美食+住宿+休闲游”的多元业态,成为郑州周边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这座投资超200万元的文旅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成为郑州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帮扶新沟村、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从废弃小学到田园综合体:一场“变废为宝”的改造。
新沟村原小学因生源减少而停办,校舍长期闲置。2012年,退休工程师田德付返乡创业,看中这里的生态优势,决定将废弃校舍改造为集文旅康养、餐饮住宿、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自2015年以来,郑州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规划业态,为项目注入专业力量。
改造后的一田美园保留了校园原有布局,将教室改为民宿客房,操场变为休闲度假区,食堂升级为农家菜馆,并增设窑洞民宿农耕体验田等设施。2025年春季,新沟村千亩海棠花海与一田美园联动,游客既能品尝地锅鹅、烧烤等特色美食,又能体验采摘等田园活动,形成“赏花经济+休闲消费”的产业链条,带动土特产销售、民宿收入增长显著。
驻村工作队“三招”破局:规划、资源、人才全链条帮扶。
郑州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自2015年入驻以来,将一田美园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通过三大举措推动落地:工作队联合高校专家编制《新沟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文旅融合”定位,将一田美园纳入全域旅游线路,联动周边撒欢鸭绵羊牧场、金九民宿等景点,形成“1+N”赏花经济模式。针对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工作队协助申请政策补贴,并牵线省实验幼儿园、郑州大学二附院等单位采购新沟村鲜桃、绿壳鸡蛋等农产品,2017年单周助销鲜桃上万斤,解决农户燃眉之急。工作队组织村民参加餐饮服务、民宿管理培训,培养本地厨师、导游队伍。田德付感慨:“工作队不仅带来资金,更教会我们如何经营,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文旅+”效应凸显:村民增收与乡村治理双赢
一田美园的崛起,直接带动新沟村就业与收入增长。项目吸纳1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年增收,实现“家门口上班”。更深远的是,文旅发展推动了乡村治理升级。2023年重阳节,工作队联合村委在一田美园举办“爱在深秋”敬老活动,70岁以上老人齐聚包饺子、看演出,弘扬孝善文化。一田美园的成功,在于高校驻村工作队将专业规划与本土资源精准对接,既保留了乡村肌理,又注入了市场活力。
郑州师范学院将持续深化“高校+乡村”合作模式,探索智慧农业、研学教育等新业态,助力新沟村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一田美园,这个由废弃小学蜕变的田园综合体,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篇章。
撰稿人:潘立军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纤妍内衣河南新密店15周年答谢活动,六重惊喜,震撼回馈

纤妍内衣品牌,始创于2006年,专注调整型内衣而闻名。为感谢客户15年来的支持,河南新密纤妍内衣店(名嫒内衣)六重惊喜,感恩回馈。内衣+1元全店任选一件,到店即
10-13万元级别皮卡 长安凯程F70/炮/风骏7/锐骐6你选谁?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加快在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复产复工、企业数字转型、社会经济保持活力提供新动能。“新基建”涉及了很多
河南信息港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河南信息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河南信息港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河南信息港”,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河南信息港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