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命悬一线 ECPR技术为其“重启”生命
近日
42岁的廖先生(化名)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呼吸心跳骤停
常规心肺复苏术救治无效
命悬一线
危急时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
景华院区急诊科
应用ECPR
(人工心肺技术辅助下的心肺复苏)
技术为其“重启”生命
历时20余天
终于把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
他命悬一线,
ECPR技术为其争取抢救时间窗
20多天前的深夜,廖先生到急诊科就诊时已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到测不出,情况十分危急。
“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要立即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植入支架或是球囊扩张来恢复血流。”接诊的主治医师任乐宁介绍,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廖先生的心功能特别差,呼吸循环不稳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无法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在危急关头,急诊科副主任李大欢带领急诊重症监护室团队,应用ECPR技术,迅速为他建立了床旁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辅助支持,代替心脏功能并为肺部供氧,为其争取抢救的时间窗。
关关难过关关过,
22天后他重获新生
廖先生的心率恢复了,可抢救远没有结束。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只有及时开通梗死的冠状动脉,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急诊科主任胡莹莹说,第二天凌晨,廖先生生命体征暂时平稳,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支持下,急诊科医护团队将其转运至心血管介入中心导管室,成功实施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为其心脏植入了一枚支架。
此时并未结束,还有其他难关要过。
“深度昏迷,病情不稳定,相关严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胡莹莹说,虽然廖先生渡过了ECPR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道难关,但后续治疗依旧是道坎。不过,急诊科医护团队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见招拆招,一步步把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
经过22天的治疗,廖先生病情稳定,转入心血管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在体外重建“人工心肺”,ECPR技术为危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胡莹莹表示,ECPR技术是一种紧急医疗救治手段,其对已使用常规心肺复苏后仍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或反复心跳骤停的患者,实施人工心肺技术辅助下的心肺复苏,相当于在人体外部重建一个“人工心肺”,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可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ECPR技术已经成为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急诊科的重点发展技术。通过不断完善,科室已具备成熟的ECPR技术管理能力。今后,科室将不断加强ECPR技术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区域救治能力,为豫西地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专家名片
胡莹莹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急诊科主任
擅长:急性中毒,脓毒症,心脏骤停后综合征,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热、腹痛、胸痛等疑难、急症的诊治。
(谢雅敏 肖利珍)
推荐阅读:旗龙网
相关阅读
纤妍内衣河南新密店15周年答谢活动,六重惊喜,震撼回馈

纤妍内衣品牌,始创于2006年,专注调整型内衣而闻名。为感谢客户15年来的支持,河南新密纤妍内衣店(名嫒内衣)六重惊喜,感恩回馈。内衣+1元全店任选一件,到店即
10-13万元级别皮卡 长安凯程F70/炮/风骏7/锐骐6你选谁?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加快在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复产复工、企业数字转型、社会经济保持活力提供新动能。“新基建”涉及了很多
河南信息港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河南信息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河南信息港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河南信息港”,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河南信息港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