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坠入“无手机恐惧症”!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75%的人有手机。在很多大城市的街头,放眼看去,拿着手机的人比比皆是。不过,手机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有时候可能会变得太过分,甚至有人患上了“无手机恐惧症”(8月11日《广州日报》报道)。
所谓“无手机恐惧症”,是说任何事情都要借助网络和手机等工具,断了网,没了手机,就像“瘾君子”一样不舒服,内心有严重的焦虑和焦躁情绪,甚至对现实生活都有了厌恶感、逃避感。
人际交流可以借助工具,人的交际交流却不能坠入工具化生存。毕竟,人不是工具,而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信念的“思想集合体”。人更是创造者,他需要借助面对面的交流、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人格磁场”,给周围群体以及社会带来力量和希望。这种丰富多彩的社会性,才是人的本性所在。所以,过多地用工具化的枷锁,锁住了人本然的精气神,以及社会能量的流动,注定是一种倒退,是一种精神洪荒化现象。
“无手机恐惧症”,更需要用情感化、社会化进行拯救,多放大“人”的社会性以及交际性,从而给自己打造出美好的精神乐园,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勃勃生机!(耿银平)
推荐阅读:东方在线
相关阅读
纤妍内衣河南新密店15周年答谢活动,六重惊喜,震撼回馈

纤妍内衣品牌,始创于2006年,专注调整型内衣而闻名。为感谢客户15年来的支持,河南新密纤妍内衣店(名嫒内衣)六重惊喜,感恩回馈。内衣+1元全店任选一件,到店即
10-13万元级别皮卡 长安凯程F70/炮/风骏7/锐骐6你选谁?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加快在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复产复工、企业数字转型、社会经济保持活力提供新动能。“新基建”涉及了很多
河南信息港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河南信息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河南信息港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河南信息港”,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河南信息港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